首页 都市言情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第一百章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左木茶茶君 258.5万 2024-05-08 19:23:58
网络小说网www.txtwl.com,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最新章节!


    第一百章

    “话还没问几句, 人就晕倒在地,也不知道怎么就回来了。”

    杨二奶奶压低声音, “不过瞧着脸上带着巴掌印, 把她扶起来的时候,手腕上也有痕迹,看起来像是被人抓住手给落下的。”

    孙桂芳一听, 忍不住道, “那得多大力气才能留下印啊?”

    “可不,我看啊, 是被人打了, ”杨二奶奶抓起一把瓜子磕着, “你吴大嫂也是个心肠软的, 看她这半死不活的样子, 到底没有狠下心把人扔出去。”

    孙桂芳点头, 吴大嫂和杨二奶奶一样,都是刀子嘴豆腐心。

    “等人醒来就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杨二奶奶得知嫣嫣被杨继西抱到那边去了, 于是便过去找人, 很快就和杨继西他们回来了。

    下午开村会, 杨继西、杨继康和吴和国在小溪沟那遇上, 几人便一同走。

    杨继西也是听说了吴三妹的事儿, 便问起吴和国,吴和国脸色不是很好看。

    “醒来就哭, 一问就说她婆家人把她打了一顿, 然后给赶出家门了!别的事儿她也不说, 我开完会就去她婆家那边走一趟,问清楚, 把人给我带走!”

    当初非要娶,现在说赶走就赶走,不说交代,他是不想在家里看见吴三妹的,这个没有良心的东西,帮了再多也不会记他们的好!

    一想到去年家里没了的两只生蛋鸡,吴和国就没有什么好脸色。

    杨继康听到吴三妹回来了,也有些惊讶,“我看你别把她留在家里,直接一起带过去面对面问清楚。”

    “再说,当初她要死要活,非要嫁到王家去,王卫方也当众说了,以后吴三妹就是他家的人,会好好待她,如果没做到,就自己剁了命根子!有本事发誓,那就有本事剁了!”

    杨继西听得一愣,他清咳一声问道,“还有这事儿啊?”

    “不然她能这么死心塌地的非他不嫁?”

    吴和国只觉得可笑,“男人的话也信。”

    杨继康和杨继西:.....不不不,你不能这么说。

    开会说了三件事,第一,村小学开始报名了,二月初三就开学,也就是两天后。

    第二件事,明天开始上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翻地,今年没有下雪,可过了正月十五后就一直在下雨,一直到现在才开始正式上工。

    第三件事,可以说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很让人吃惊的消息,那就是文知青,被县上推荐去读农工大学了。

    杨继西不觉得意外,因为上辈子也是这个结果。

    “厉害啊!”

    “他怎么会被推荐的?他去报名了吗?”

    “不是说必须要做出什么出彩的事儿才能参与被推荐吗?文知青做了啥?”

    下面的人议论纷纷,知青所的其他知青也愣在那。

    毕竟大家都住在一起,他们一点都不知道这事儿,文知青淡定地被人打量,目视前方。

    而队长等他们议论完了后,才大声说起文知青发现了一种提高粮食产量的肥料,现在已经被多方面检验并且将在春耕时就开始使用这种肥料。

    一听能提高粮食产量,大伙儿的热情一下就上来了,围绕着能增加多少产量追问,队长只说等翻地、育苗好了后,县里会派人下乡一一指导大家,多的便不说了。

    文知青今天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就离开田家岗生产队。

    他回到知青所,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吃的他准备留给知青所的其他同志,与他关系较好的,多少知道一点肥料的事儿,只是觉得不靠谱,也没有参与。

    如今倒是有些后悔了。

    杨继西和杨继康回家拿了点东西,送到知青所来,也算是给文知青送行。

    文知青送给杨继康几本书,让他给石头看,给杨继西的则是家人寄过来的一块布,他不会做衣服,加上心里有数知道这次回城机会很大,所以就一直没动那块布,正好给杨继西。

    对这么大的回礼,杨继西没要,“文知青,以后有机会了,我们可能还会见面。”

    “我也觉得,”文知青露出一个大大的笑,“这两三年来,受你们照顾颇多,有机会一定要去云城找我。”

    “好。”

    杨继西二人没多待,说完话便走了。

    路上杨继康有些感慨道,“没想到我们生产队也能被推荐一人去读大学了。”

    这些年被推荐得最多的是最富裕的那几个生产队,他们生产队不前不后的。

    “也不是人人都能发现对庄稼有好处的东西,”杨继西说。

    “是这个道理啊,”杨继康露出一个笑,“真厉害。”

    吴和国听了杨继康的建议,回到家就把吴三妹叫起来了,“我不管你是怎么回事,你去年做了那档子恶心的事儿,就别指望我们还收留你,跟我去王家。”

    “我不回去!”

    吴三妹大声道,“你要让我回去,就是逼死我!”

    吴大嫂闻言笑了,拉住生气的吴和国,对吴三妹说,“行了,我们也不操心你的事儿,当年你为了王家,把我们说得一文不值,你怕是给忘记了?去年明知道我怀着老四,得靠家里那两只鸡坐月子,你还特意回来搞事儿。”

    吴三妹脸一白。

    “新年新气象,我也不和你掰扯从前的事儿了,瞧你现在挺有精神的,醒了就走吧,我们就不留客了。”

    “快滚!”

    吴老爷子拿起烧火棍冲出来指着吴三妹道。

    “就因为我不是你亲生的?”

    吴三妹盯着吴老爷子道。

    “当初就应该让你娘把你打了!养了这多年,不想养出你这么个白眼狼 !你滚不滚?不滚我就叫大伙儿把你赶出去!”

    吴老爷子气得也很厉害,“你去年干的那点事儿,生产队的人可没忘记,到时候小心又是一顿打!你走不走?”

    吴三妹打了个抖索,被吴大嫂看进眼里,见她慌张跑掉后,便让阿山把院门给关了。

    “爹别气坏身子,”吴大嫂示意吴和国夺过吴老爷子手里的烧火棍,接着把怀里的老四塞到吴老爷子怀里,看他熟练地抱着孩子后才道,“我看她去年干的事儿,三道沟的人也知道了,这日子才会更不好过起来。”

    “那也是她活该!”吴和国骂道。

    吴老爷子抱着小孙子也点头,“以后别让她进家门,当初她是寒透了我的心!去年回来,我还以为她想明白了,结果回来是故意搞我们家鸡的!”

    吴三妹也确实是因为回娘家搞死了嫂子坐月子的鸡,而被传到她婆家那边,导致婆家人越发觉得吴三妹为人可怕而招人厌恶。

    她嫁到王家生了两个孩子,头一个还没满一岁就没了,第二个是姑娘,她婆婆非常不满意,从打去年田家岗这边出了事,三道沟的队长还开会批评了吴三妹。

    王家人出门都被村民议论纷纷的,也是丢了大脸,吴三妹在家的日子自然不好过。

    昨天也是因为和王卫方闹架,二人闹腾了一个晚上,早上被她婆婆打了几个耳刮子,接着就被赶出了家门。

    她又冷又饿,也没东西吃,三道沟的村民见她敲门就把门给关了,她只能回田家岗这边。

    吴三妹深知吴老爷子他们都是心软的,可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赶出来了。

    就喝了点水,啥也没吃到,刚出小溪沟,肚子就咕咕叫着,吴三妹骂了一句,岔路口就过来一个人,旁边是一条除了脑袋是白的,其余地方都是黑色的狗。

    吴三妹定眼一看,认出是杨二奶奶,她想起吴老爷子的话,忙垂下头准备走,结果杨二奶奶大声骂道。

    “吴三妹!你去年故意回来害我们生产队的鸡,怎么好意思回来的你!”

    吴三妹听到这话跑得更快了,而杨二奶奶这么大的骂声,让不远处副队长家的人也听见了。

    郭红和赵大嫂就在鸡圈那站着,闻言郭红还没反应过来,就见赵大嫂拿起一棍子,怒气冲冲地站在院子边上大骂起来。

    “吴三妹居然还敢回来?你怎么有脸的!”

    吴三妹见她拿着棍子,这下跑得更快了,赵大嫂还在后面追了一会儿,吴三妹更是不敢停。

    郭红过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也忍不住骂了一句,赵长国正好回来,听见后看了她几眼。

    “看我干什么?”

    郭红疑惑道。

    “没什么,”赵长国别过头,他以为自己娶回来的媳妇儿是害羞的小兔子,原来骂人的时候也很厉害。

    郭红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但是赵大嫂低声笑道,“可能是你之前看他一眼都会脸红,现在瞧着你骂人,他觉得惊奇。”

    “.....都这么熟了,不害羞了。”

    郭红老实道,其实她以前的害羞都是装出来的,没想到这小子真信了。

    因为过两天就要开始上工,所以杨继西第二天一早就出门了,还是来到老地方,把装有3800个鸡蛋的几个箩筐拿出来放在草堆里,家里留了200个。

    接着又拿出几个大背篓,里面装的全是二等棉,这有300斤。

    上次赶集遇见李成杰,杨继西问了对方还收棉花不,他说收,杨继西这才带过来的。

    李成杰他们很快就来了,这二月天还有些冷,这又是早上,所以几人都穿得厚。

    “这么多?”

    李成杰乐开花了,“二等棉还是六毛一斤,鸡蛋现在是四分钱一个。”

    “行。”

    300斤二等棉,一共180块钱,鸡蛋3800个,一共152块钱,一共332块钱。

    杨继西收了钱,等他们走后和往常一样收了东西,便去供销社买菜油,接着又去买了二十斤肥肉,回家熬猪油。

    现在他们手里的私房钱有1600左右了,杨继西心情不错,又买了两斤瘦肉回家。

    刘章现在是屠户了,所以不会经常在外面帮忙分割肉,杨继西和对方也少有见面,但刘章每次都会跟卖肉的伙计打招呼,如果看见杨继西,就送他点棒子骨啥的。

    这不,又得了一根,杨继西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布袋,里面装有三十个鸡蛋,“待会儿见到刘章,帮我交给他,麻烦了。”

    “杨哥不用客气,刘哥对我很照顾,这点事儿麻烦啥啊。”

    这人笑道。

    看来刘章在肉联厂和大伙儿的关系还不错,杨继西笑着离开了。

    这会儿还早,杨继西又溜达了一会儿,却遇见了周大舅娘的女婿,也就是在供销社仓库上班的赵保国。

    二人上一次见面是上个月杨继西夫妇去周家大院拜年的时候,赵保国打了个哈欠,拉着杨继西去一旁说话。

    “这是熬夜了?”

    杨继西见他没说几句话,又开始打哈欠,于是问道。

    “是啊,”赵保国点头,“昨晚上加急清理仓库。”

    他看了一眼四周道,压低声音道,“有一批布,过了一个冬天才发现没拿出来,我看了,有点瑕疵,但不影响啥。”

    杨继西明白了,他也压低声音,“怎么卖?”

    “不贵,让我们自己处理咯,你要,我现在就去拿。”

    赵保国说。

    “要,”家里人干活儿穿的衣服已经有些不行了,杨二奶奶想重新做,可做出来的衣服又是新的,有些舍不得穿,这带有瑕疵的布正好。

    赵保国说只有两个颜色,一个深蓝色,一个黑色,杨继西说一样来四匹。

    带回家后,杨二奶奶一听是处理卖的,拿起来看了看瑕疵也能接受,这个价钱也满意,“可你也买太多了。”

    “这不是想到康哥他们,还有吴大嫂他们万一要呢?”

    “也是,”杨二奶奶立马站在堂屋门口喊了一声大嫂,很快杨大奶奶就来了,杨二奶奶又让还没开学的石头去找吴大嫂还有何明秀。

    杨大奶奶拿走了一匹,吴大嫂过来也拿走了一匹,何明秀没要这么多,她要了能做四身衣服的布,便回去了。

    这下剩下的就杨继西他们自己用。

    嫣嫣打着哈欠,被杨继西抱起来,“嫣嫣有没有想爸爸啊?”

    “啊。”

    已经四个多月的嫣嫣伸出小手戳了戳他的脸,露出一个大大的笑。

    杨继西亲了亲她的额头,“真乖。”

    孙桂芳正在裁布,见他们在旁边闹,笑道,“差不多该把尿了,你注意点。”

    “好,”杨继西应着。

    话音刚落,便听嫣嫣哼唧两声,杨继西赶紧去把尿,结果晚了一步,于是给嫣嫣换了尿布后,又把她交给杨二爷爷,自己去洗尿布。

    欢欢和乐乐已经一岁多了,正是想往地上溜达的时候,偏偏自己都立不住,时常因为大人不配合,在哇哇大哭。

    这不,那边又传来两个孩子的干嚎声,杨二爷爷见嫣嫣扭着头一直往那边看,于是便道,“爷爷带你过去看姐姐们,看她们哭鼻子咯。”

    “啊!”

    嫣嫣小手扒拉两下。

    杨二爷爷笑眯眯地抱着孙女过去了,一进堂屋,就见杨大爷爷在哄欢欢,康嫂在哄乐乐。

    石头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狗尾巴草想要逗两个妹妹开心,可惜没有一个人给她面子,于是石头便来逗嫣嫣。

    嫣嫣咯咯咯地笑,倒是让两个干嚎的姐姐停止了哭闹,看了过来。

    刘香莲抱着福宝过来,她们便没哭了。

    她经常抱着福宝来找康嫂说话,杨二奶奶那边她也没去吃东西了,家里也不知道怎么的,舍得买肉吃了,所以刘香莲便没再继续开“小灶。”

    比起孙桂芳,她和康嫂还能多说几句,孙桂芳的话太少了。

    聊不到一块儿去,而郭红现在还没孩子,也和刘香莲缺少了一点话题。

    见她过来,杨二爷爷没坐多久,便抱着嫣嫣回去了。

    杨二奶奶正在切肉,“家里有那么多腊肉,这小子还买新鲜肉回来。”

    “那不是你前几天念叨,吃腊肉都吃腻歪了吗?”

    杨二爷爷抱着嫣嫣凑过去。

    “也是我多嘴,孩子们心细,”杨二奶奶又甜蜜又苦恼。

    “啧啧啧,口是心非的,”杨二爷爷还没说完,就被杨二奶奶轻轻踢了一下脚,“走开!继西在干啥?得空了就把猪油熬咯。”

    “来了来了,”杨继西刚洗了手进来,后面跟着孙桂芳,二人一个切肥肉,一个烧火,很快就把猪油熬出来了。

    这两天的壳菜正是鲜嫩的时候,杨二爷爷放牛时找回了一些,杨二奶奶早就洗干净了,放着油渣一起炒着吃也十分美味。

    闻着这边的油味儿,杨老汉咽了咽口水,想着家里的猪油也没多少,就看向杨老婆子。

    杨老婆子笑道,“明天让老大媳妇儿买点肥肉回来熬油。”

    “好好好,”杨老汉心里美滋滋的,又看向从院门跑进来的狗蛋,见他提着一篮子壳菜回来,心里也高兴,“中午做咸菜壳菜汤吃。”

    狗蛋应着,直接就打了水在木盆里清洗起来,毛蛋见此也过去帮忙。

    家里没有大花后,这种小事儿多是他们做了。

    但狗蛋现在玩心不大,所以也愿意,他心里更高兴的是,过年的压岁钱全部加在一起有五毛钱,他跟沈凤仙说了想去念书的事儿,沈凤仙便又给了他一毛钱,正好可以和阿石一起去村小学了。

    见他这么高兴,杨老汉又道,“明儿就跟着你爹妈去上工,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家里的工分多,换的粮食就多,日子也就更好过些。”

    狗蛋清洗壳菜的动作一顿,“我要去念书。”

    “念书?”

    杨老婆子微微皱眉,看过去,“那可是要钱的,家里的日子....”

    “今年我姥爷舅舅们给我了三毛钱的红封,几个叔叔一共给了我两毛钱的红封,我和阿石凑着一起买书,一起用刚好。”

    这话让杨老汉他们不知道说啥好了。

    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子,杨老婆子道,“你这次真能安心念书?”

    “能。”

    狗蛋抬起头,“我能。”

    “那你就去念,如果你真的念好了,下半年的钱我给你。”

    杨老婆子的话让狗蛋喜笑颜开,站在堂屋门口的沈凤仙听到这话,也高兴。

    只有刘香莲抱着福宝回来,听见后就当没听见一样,回了房间。

    杨继北和杨继南忙着兔子的事儿,每天早出晚归,但兔子还是病了。

    这是上工后第五天,杨继西才知道的。

    “都死了两只了,真可惜。”

    “欸,谁叫我们生产队第一次养,没有经验呢。”

    杨继西回到家,也听杨二奶奶她们说起这事儿,“好多兔子都病了,这死了两只,后面还不知道会死多少呢。”

    “没找兽医啊?”

    “咱们镇上的兽医去派到县里开会去了,”孙桂芳说。

    杨继西想起老马沟养兔子的张家,“张家那边养了这么多年的兔子,肯定是有经验的。”

    “对对对,我去跟老四说一声,”杨二爷爷赶忙过去找杨继北,这可不是杨继北兄弟二人的兔子,是他们生产队的兔子,关心也是自然的。

    杨继北也是想到了张家汉子,告诉杨二爷爷杨继南已经去那边请对方来看兔子了。

    “那就好那就好,”杨二爷爷放下心,回到家跟杨继西他们说已经去请了,一听杨继南去了那边,杨继西不仅对杨二奶奶他们道。

    “会去看幺妹吗?”

    “会,”杨二奶奶这会儿才明白今儿遇见何明秀时,对方为什么会说那些话了,“难怪老二媳妇儿跟我说,老二带着不少竹编鸟出门。”

    那是特意给平安带去的。

    杨继南除了带竹编鸟外,还带了一条腊肉,去年靠编喜结赚了不少钱,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而且祖爷爷走之前,把老房子便宜卖给他们,让他们每年给一点钱就行。

    所以过年的时候,杨继南夫妇也买了点肉回家熏腊肉,他知道刘家在哪里,只是多年没来,也不怎么确定。

    还是问了人后,才来敲门。

    杨幺妹在给平安做衣服,这是杨二奶奶给她的布,颜色正配平安穿,所以她便想着给平安做一件夏衣,剩下的给刘章做一条裤子。

    听见有人敲门,撅着屁股在院子里玩儿的平安直起身,迈着小短腿来到院门口,奶声奶气地问道,“是谁呀?”

    听见小外甥的声音,杨继南更紧张了,他清咳一声,“你二舅。”

    杨幺妹正笑看着平安呢,闻言脸上的笑淡了几分。

    “二舅哦?大花姐姐家的二舅哦?”

    她走近,听平安这么问,也没着急开门。

    杨继南听得心里暖呼呼的,“是,我来这边有事儿,正好路过,就看看你们。”

    见门没开,杨继南知道杨幺妹肯定就在家,他想了想后,把竹编鸟放在门口,接着又去旁边扯了点青草垫在地上,把肉放在上面。

    这才对门里的平安道,“我放了点东西在院门口,你待会儿开门拿,我还有事儿,先走了。”

    “二舅走了,”平安的话让杨继南确定家里还有人,他笑了笑,转身走了。

    杨幺妹站在院门处,很久后才在平安疑惑的眼神下开了院门。

    “鸟嗷!还有肉肉!”

    平安一眼就看见那放着的东西,但也没有伸手去拿,而是抱着杨幺妹的腿,仰起头看着她。

    “妈妈不开心。”

    杨幺妹抹了把眼泪,蹲下身抱住平安,“没事儿,妈妈没事儿。”

    刘章下午回来得知杨继南给了肉和竹编鸟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后面碰见杨二爷爷赶集,割了一斤五花肉,再给了一根棒子骨给杨二爷爷,请对方帮忙给杨继南。

    至于他给杨二爷爷的肉,被杨二爷爷拒绝了,家里不缺肉吃,他不想让刘章费钱。

    当然这是后话。

    张家汉子看了兔子后,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建议他们分开养,大兔子归一处,小兔子归一处,怀孕的在一处。

    为此,杨继南和杨继北带着几个人又赶出几件竹屋,把兔子分开后,又喂了几天清水,虽然又死了几只,但好在别的兔子都精神起来,也算是度过了危机。

    队长和副队长去看了兔子后,也放下心来,结果在去地里的路上,被晕倒在草里的吴三妹吓一跳。

    二人也不敢上前,见不远处有女同志,连忙请她们把吴三妹弄到吴家去。

    “这怎么搞?”

    吴大嫂问赶回来的吴和国。

    吴和国脸色难看得很,“我现在就把她带回三道沟!”

    “你一个人?”

    吴大嫂不放心,于是请阿山去请杨继西和杨继康过来帮着走一遭。

    二人没意见,吴和国背上昏迷的吴三妹,三人便出发了。

    从田家岗生产队到三道沟,走路需要两个多小时。

    吴和国也不让杨继康他们背吴三妹,自己硬是背到了三道沟,而吴三妹后面也醒了,她不愿意回三道沟,可她饿了几天,浑身无力,反对也没有效。

    王家家里有人,正是王老婆子带着吴三妹的小女儿在家,见吴和国背着吴三妹进院子,后面还跟着两个青壮年,顿时脸色一变。

    吴和国把人直接放在院子里,也不管地上干净不干净,指着默默流泪的吴三妹对王老婆子道。

    “当时你们娶她回家的时候,王卫方发的誓,婶子还记得吗?”

    王家这边的邻居还挺多的,很快家里带孩子的婆子或者是年轻媳妇儿,都往这边来了。

    看着院子里脸色十分憔悴,消失了好几天,身上也脏兮兮的吴三妹,纷纷指指点点起来。

    杨继西环视了一下王家的院子,院子里还有点杂草,屋檐下的东西也乱七八糟地放着,瞧着就是不怎么收拾,脏兮兮、乱糟糟的样子。

    王老婆子听到这话,脸色一变,与她不怎么对付的几个婆子,被几个年轻媳妇好奇追问发了什么誓后,其中一个婆子便大声道。

    “当初我可记得,为了娶他们家小儿媳妇,王卫方说自己一定会对她好,如果没做到,就把自己命根了给剁咯!”

    “可不,这么多年我可一直记着呢,但前不久我可亲眼勘验王卫方抽他媳妇儿的耳光呢,啧啧啧,这男人的话啊。”

    “天哪,难怪这几天不见人。”

    “是被赶出去的,我听村口那家说,王卫方媳妇儿还去敲门,说自己被赶出家门了呢!”

    大家的话让王老婆子脸色越发难看,她放下两岁多的孙女,先把院门给关了,让那些看热闹的只能听不能看。

    “这话怎么说的,我们对她还不好啊?她嫁到我家来,一共下了两个蛋,一个蛋还没了!这个又是个赔钱货,”王老婆子也是个厉害角色,骂人撒泼可厉害了。

    吴三妹则是呜呜呜地哭起来。

    杨继西左右看了看,去灶房门口那,把那两根长凳子端到院子里,与杨继康坐下,吴和国也坐下了。

    三人面无表情。

    看得王老婆子心头紧张,“你们也别不说话啊,这夫妻两人总会打打闹闹不是?再说了,她自己不回家的,我们怎么知道她去哪里了。”

    吴三妹叫道,“什么叫我不回家的,明明是你们赶我走!”

    “那也是你无理取闹!她大哥啊,你知道你这妹子不是个好东西吧?”

    王老婆子指着吴三妹道,“她可是把你媳妇儿坐月子的鸡都给弄死了!多缺德啊,这么恶毒媳妇儿,我们敢要吗?”

    “要不要你们也娶进家门多年了,”吴和国看了眼吴三妹,“我们早就断了亲,这事儿你们王家清楚得很,现在把人赶出去也没关系,只要王卫方把自己命根子剁了,我也不管她的死活。”

    一听有人回家闹事,王家几个汉子也赶了回来。

    门被一下踹开,为首的王大哥厉声道,“谁来闹事?”

    杨继西转头看过去,只见王家三兄弟一起回来了,手里都拿着锄头,其中王卫方躲在哥哥们的身后。

    “闹事?”

    杨继康站起身,他长得可比王家三兄弟高大,“我们只是来看王卫方把当年的誓言给应咯就走。”

    说着,杨继西不知道从哪弄来一个斧头,递向王卫方,“当年怎么说的,把命根子剁了,来,你敢不敢?你不敢我帮你,我瞧见过阉猪,也没多难,你忍着点,很快就好。”

    在场的男人纷纷两腿一紧,女人们也皱起脸,纷纷看向王卫方的下面。

    吴三妹可聪明了,这会儿大声哭诉着王卫方当年是怎么怎么哄着自己的,现在又是怎么对待她的,还说那天晚上王家人一起揍她什么什么的。

    哭得特别凄惨,她女儿见她哭,也吓住了,跟着哭闹起来。

    一个婶子见孩子可怜,便把孩子给抱出去哄了。

    “动手吧。”

    吴和国接过杨继西手里的斧头,一把将吓住的王卫方拉出来,这把王卫方吓得半死,他的哥哥们赶忙上前拉,结果被杨继西和杨继康给直接拎开。

    王老婆子见小儿子跪在地上求吴和国,而吴和国面无表情地要动手时,赶忙踹了一下愣住的吴三妹。

    “这可是你男人!要真给剁了你下半辈子就守活寡吧!”

    吴三妹也吓住了,赶忙上前拦住吴和国,“大哥大哥,吓唬吓唬他就是了,别真动手啊!”

    “大哥我错了,我以后一定对三妹好,我一定我发誓!”

    听他还在发誓呢,杨继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吴和国冷眼看着吴三妹,吴三妹抖着手松开他,他放下斧头,看向吓尿了的王卫方,“这就是你当年要嫁的男人。”

    吴三妹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这些年后悔吗?

    是后悔的。

    知道大嫂一个儿子一儿子的生,自己却因为生了两个孩子,还只保住了一个闺女,吴三妹嫉恨吴大嫂。

    也嫉恨他们为什么当初不能多给自己点嫁妆,不然婆家人也不会变脸那么快。

    吴和国没理会发愣的她,只是对王卫方道,“你最好记住你的话,不然你的命根子,早晚都会被剁了!”

    “是是是,我发誓我一定会对她好的。”

    结果吴和国三人走后,王老婆子就抓着吴三妹狠狠揍了她一顿,王卫方没动手,但看她的眼神也很厌恶。

    “以后你再敢回去告状,我先剁了你!”

    吴三妹闻言抬起鼻青脸肿的脸,趁着他们没注意,忽然跑出院门,大喊着王家要打死她,要杀了她,还说两个哥哥想要那啥他。

    两个嫂子刚赶回来,闻言脸色一变,无辜的两个王家哥哥也愣住了。

    无奈吴三妹一边跑一边大吼着,她衣衫不整,而且王老婆子打她的时候,还在她身上掐了不少印子,瞧着青紫一片,很让人误会。

    吴大嫂晚上做了好饭好菜,感谢杨继康和杨继西耽搁一下午帮忙,杨继西他们也没有空着手去。

    杨继康端着一碗腊肉,杨继西则是端着一碗油渣。

    过了两天,杨二奶奶带着葱头出去溜了一圈,回来时便脸色怪异地对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带娃的,孙桂芳还有康嫂道。

    “三道沟那边,也就是吴三妹婆家你们知道吧?”

    “知道,我听石头爹说了那天的事儿,”康嫂点头,“又打人了?”

    杨二奶奶摇头,“王卫方的两个哥哥被抓了!”

    “什么?”

    孙桂芳和康嫂一愣。

    “说是流氓罪,他们想强了吴三妹,听说吴三妹光溜溜地从王家跑出来,哎哟,身上都是伤,大喊着他们欺负她呢!”

    其实并没光溜溜,只是话传话,这不,从衣衫不整传成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